4006899758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法治基础
为了推动社会各界特别是法学法律界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9月26日,中国法学会、人民日报社在北京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在北京设主会场,在各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法学会设分会场。26日上午,8位知名专家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
发挥好环境史学的致用功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在历史学的诸分支中,环境史学作为一门新兴史学,主要以生态理念来研究历史特别是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史。今天,我们正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环境史学发挥好致用功能。与传统史学和历史学其他分支学科相比,环境史学与生态环境问题直接相关,有着更强烈的现实关怀。比如,许多现实环境问题都有其历史根源,环境史学通过追根溯源,厘清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为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提供历史经验
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强调,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发热烈反响,与会嘉宾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对全球信息化发展浪潮的深刻思考,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真正实现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习近平主席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聆听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
新征程新命题: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根本要求,居于首位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充分表明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融“必须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于一体,是一个契合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命题。学习领会与贯彻落实“九个必须”,首先就要学习领会与贯彻落实“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赋予“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以新语境、新意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以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 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以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既是促进农村基层"组织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中国农村全面走向现代化为基本内涵的"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有力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1]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仅可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自身素质和治理能力,更能使我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从而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
胸怀中国和世界前途命运的伟大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深厚天下情怀,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继承发扬新中国外交核心原则和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
第二个百年,我们再出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任重道远,这一梦想征途漫漫。一百年来,“中国号”这艘巨轮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从建立新中国到建设社会主义,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航标,不断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今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圆满完成,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进入第二个百年,我们再出发,要从“全面小康”迈向“全面现代化”。第一个百年,我们成就辉煌。回首第一个百年历程,慷慨悲歌、风雨兼程,我们走得很不容易,但走得坚定豪迈、走得气壮山河。特别是党
砥砺品格增强本领方堪大用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1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砥砺品格增强本领一以贯之的要求,既是对年轻干部的殷殷嘱托、殷切希望,同
“三支队伍”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距沈阳城西35公里的新民市张家屯镇,年出口创汇2200万元。不占地利,也没什么资源,怎么会有如此不凡的成绩?“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拉动全镇经济发展,实施三项工程,就是‘火车头工程’‘领头雁工程’和‘蓄水池工程’,分别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农村队伍建设与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镇50%以上村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全镇50%以上普遍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为‘带领富’‘带头富’提供充足的动力保障。”9月15日,张家屯镇党委书记张玉印这样回答记者的疑问。张家屯镇的成绩是沈阳市建强“三支队伍”推动
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
“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强调“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进“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商务工作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全面回顾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总结党能够成功的宝贵经验,明确强调新征程上要继续成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他要求:“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
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并确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推动高等教育
汲取百年奋斗磅礴伟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理解党的伟大成就,深刻感悟党的初心宗旨,赓续党的精神血脉,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伟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国民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经济运行主要数据。“8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汛情等自然灾害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显现,经济恢复的基础仍需巩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运行持续恢复,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有较好支撑。”前8月主要指标较快增长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汛情冲击,以及上年同期基数抬升等因素的影响,8月份主要的经济指标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累计来看,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仍保持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