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99758
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时,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阐明的“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中,置于首位的分别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执政话语研究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以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彩故事,以富有号召力的话语叙事擘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振奋人心。中国共产党拥有丰富的执政兴国经验,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用中国话语凝练中国共产党执政叙事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① 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学理性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
坚守新时代文艺的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人民立场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人民立场的重要内涵,牢牢把握人民立场的重点方向,时刻坚守新时代文艺的人民立场,为奋力实现
面向百年大党 回应人民关切
有底气的理论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才能彻底的说服人,从而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理论的底气不仅源于理论自身所具有的道理学理哲理情理,而且更重要的则来源于理论之所出与最后之所归的实践,决定于和理论相统一的实践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决定于理论最终掌握群众的程度,当然也离不开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对理论的深刻把握。《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依据,以回应人民关切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对理论的深刻把握为基础,用深刻透彻的思想、生动优美的语言、清新自然的文风
增强做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明认同
原标题:增强做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度重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辉煌文明,面向新时代伟大实践的需要,多次强调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国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中华文明就是中国人的“根”和“魂”,正是对中华文明“根”和“魂”的守正,使中华民族度过了苦难和曲折
年轻干部要努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讲话感情真挚、语言平实、案例生动,又语重心长、寄予厚望、催人奋进,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这次重要讲话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之前五次中青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面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对年轻干部提出的系统性要求。在这些重要讲话中,筑牢理想信念根
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
原标题: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主线。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中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理论创新系统,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更是一个创造过程,必须把握好其中的根本要求。如何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始终体现着人类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一是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原标题: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是法治之先导,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人民群众对良法善治有更高的期待,希冀更为系统完备、科学合理、管用可行的良法,向往更加惠民利民、公正高效、平安和谐的善治。这就要求各级立法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科学立
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
近日,习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员干部要想守住内心、守住底线,筑就坚不可摧的思想堤坝和道德防线,须坚持不懈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始终保持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从而以高洁德行、高远志向和高尚情怀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这为我们发挥好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数据成为新型生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向度、发展路径,对于新征程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
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崭新表达,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生动体现,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折射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耀眼的价值光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为人民谋幸福旨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重庆:贯彻新发展理念 谱写再奋进篇章
“过去这6年,重庆京东方完成搭载新技术的新产品开发超过1500项。”京东方重庆区域副总经理周旻果说:“我们一直朝着把创新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效益优势的方向在努力。”“种黄精、养中蜂、办农家乐……村里不断挖掘好山好水好生态的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乐呵呵地说:“现在村民们脱了贫,正在致富的道路上努力奔跑,真希望总书记能再来村里看看。”“如果总书记再来果园港,就能看到集装箱装卸不是实地操作,而是远程操控了。”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桥吊
在新征程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丰富内涵,把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主动,对于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与发展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
以青春和理想谱写信仰和奋斗之歌
“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勉励他们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5年来,全国大学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小满良仓”项目,利用“互联网+电商”服务老区人民,提升农产
壮丽的史诗 精神的殿堂
首都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的东侧,一座雍容大度、气势磅礴的地标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座中国共产党永久性、综合性的党史展览馆,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浓墨重彩地反映了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成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精神殿堂。高瞻远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历史的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